亞洲首座鹽穴儲氫庫在葉縣開鉆
入冬的中原大地一片碧綠,葉縣仙臺鎮的麥田間,北龐莊村頭新豎起一口儲氫鉆井井架,這里的地下將誕生亞洲首個深地鹽穴大規模儲氫項目。隨著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原本閑置的地下鹽穴,正在化身為儲存能源的巨型“倉庫”。
麥田之下發生神奇改變
11月16日,葉縣仙臺鎮北龐莊,平煤神馬集團深地鹽穴大規模儲氫項目正式開工。
“中國巖鹽之都”葉縣借助豐富的鹽資源,大力發展制鹽及鹽化工產業。隨著新能源產業發展,過去鹽礦開采后閑置的鹽穴,正在無中生有,“能”“鹽”善變——用于儲存天然氣、氫氣等。
中石油渤海鉆探第二鉆井工程分公司隊長湯鋒是河南人,以前他都在大海、沙漠地帶打井,這次帶隊回到中原大地,要打出亞洲第一口鹽穴儲氫井。
平煤神馬集團副總經濟師、深地鹽穴大規模儲氫項目組副組長梁五星在開工儀式上稱,該項目總投資7772萬元,計劃2024年完成鹽穴儲氫井鉆井,2025年9月完成鹽穴儲氫中試。
“該項目建成后,將為平煤神馬集團補齊輸氫儲氫短板、打通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條、加快進軍氫能產業領域奠定堅實基礎。我們也將努力為行業加快破解氫能產業卡脖子難題、助力我國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提供平煤神馬經驗。”平煤神馬集團總經理李延河表示。
院士加盟解決發展痛點
梁五星至今對2020年底的江蘇常州金壇之行記憶猶新。時任集團聯合鹽化董事長、總經理的他,正為公司的轉型發展寢食難安。
“抵達金壇后,雙方開門見山,20分鐘就達成了合作意向。”梁五星說。
單保東現在是中石油河南儲氣庫分公司黨委書記,當時剛剛完成江蘇鹽腔儲氣工程,正在尋找優質鹽穴資源。正是這次交流,促成了雙方“戰略框架協議”的簽訂,加快了聯合鹽化公司轉型發展的進程。
轉戰河南的單保東向記者講解起中石油在葉縣的業績:首座鹽穴儲氣庫即將竣工,11月16日已開鉆儲氫井。
通過單保東的介紹,梁五星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春和來集團做報告。楊春和院士一直與中石油合作,在江蘇金壇建設鹽穴儲氣項目。此次報告會引起平煤神馬集團高層關注,也揭示了該集團氫氣不平衡的痛點:由于產氫與用氫不平衡,幾十公里的輸氫管道有時閑置,有時產氫過剩。
李延河表示,當前需要重點研究鹽穴儲氫中試技術體系和集團氫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制定系統的氫資源綜合利用發展規劃,構建獨特的“地面生產+巖穴儲存+摻輸一體+綜合利用”氫產業體系并開展試點示范,努力建成“國內鹽穴儲氫第一庫”。
今年6月,梁五星再次邀請楊春和院士及單保東團隊來到葉縣,推進鹽穴儲氫中試,計劃12月底明確打井鉆探地質結構,明年3月建鹽腔,驗證儲氫工藝。
項目引領點亮氫能未來
平煤神馬集團聯合鹽化黨委書記雷鴻聚最近忙于推進鹽穴儲氫項目實施,一直“氫”不離口,《氫能手冊》不離手。
“將來還要形成滿足集團及更廣泛領域的氫產業儲存空間,構建產氫與用氫單位的互聯網絡,推動天然氣摻氫等項目突破,實現氫氣大規模應用。”雷鴻聚說。
該項目所處的北龐莊村周圍,地下是聯合鹽化公司礦區優質鹽田,項目的氫氣主要來源于河南神馬氯堿化工股份公司。
氫能是我國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選擇。我省近年也在加快推進氫能發展,于2022年印發了《河南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
“鹽穴密封性能好、儲氫規模大、成本低、安全性高,是最具潛力的儲氫方式。”楊春和院士在開工現場說,平煤神馬集團率先開展的深地鹽穴大規模儲氫項目,將成為我國地下儲氫建設的示范工程,揭開我國地下大規模儲氫的新篇章。與鉆井隊隊長湯鋒一樣,王同濤也是第一次回中原故土大展宏圖,他是楊春和院士的得意門生。
“鹽穴儲能,相當于先造個煤氣罐,把氣存進去。打井、造腔是儲氫的第一步。明年3月30日前,將把水容體積3萬立方米的鹽腔做出來,這就是個巨大的氫氣罐子。”王同濤介紹。
葉縣地下鹽巖若充分開發建設鹽腔儲氫,能力可達200億立方米,能滿足我國中東部氫氣存儲需求。這將助力葉縣成為我國中東部氫氣集散地,推動中東部地區清潔能源規模化使用。
“現在技術上已經突破,又有政策資金支持,接下來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王同濤信心滿滿地說。